我的家乡生活

原标题:真是太有才了,谁把咱眉县介绍的这么全面!

眉 县

眉县县域面积863平方公里,南入秦岭可通巴蜀,北跨渭水直接周原,东连周至远眺长安,西携岐山遥控关天。地势以渭河为轴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凹槽型。南部为秦岭山地,由山麓至渭河南岸,依次呈南高北低;北部的渭北高原至渭河北岸则呈北高南低。眉县人主要聚集在这凹槽之中。偌大的秦岭山地是眉县人的后花园,滔滔渭水好似眉县的护城河,眉县境内的渭北高原虽然狭窄,却像眉县的箭楼高高矗立,护卫着城内的子民。本文所说的眉县,就是指现在这个范围的眉县。

眉县的历史变迁

历史上的眉县最早隶属于古申国。古申国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商周时期势力强大,以至于周王室有意与之联姻,成为周王室舅族。周宣王为抵御日益强大的楚国,封申伯于谢(今河南信阳),《诗经•大雅•崧高》叙述的就是这一事件。“申伯信迈,王饯于眉”,是“郿”字见于典籍的最早记载。也说明眉地早在周王朝以前就已形成城郭。秦孝公时即在眉地设置眉县(渭水以北)、武功县(渭水以南),东汉时移武功于今杨凌,其后,眉地名称、地域、行政级别屡有变更,先后被称为秦国、眉城、平阳县、温汤县、云州、渭滨县、凤泉县、眉城郡、郇州、眉 州、柿林县等。眉县曾是东汉权臣董卓的食邑,董卓在眉地筑有“成则雄踞天下,不成则足以毕老”的眉坞城,秦腔戏《法门寺降香》又附会了一个“眉坞县”,于是许多人便以为眉坞是眉县的别称,“眉县古称眉坞”以讹传讹,几乎真假莫辨。其实历史上的眉县从来没有被称作“眉坞”。明清至今,眉县的地域、称谓以及县治基本固定下来,未有大的变化。

从历史变迁中可知,眉县同属于周秦故地,周文化发祥地之一,整体属于西府文化带,但过渡带的特征明显,即由东府文化向西府文化过度。其最明显的标志是语言。眉县青化地区持东府口音,前后鼻音分明;自横渠以西,则不分前后鼻音。其次则表现在人的性格上。眉县人习惯上把以青横为代表的东半片人称作东岸人,把西半片人称作西面人。东岸人粗犷、豪爽、直率、仗义、鲁莽、暴烈;西面人则谨严、细心、含蓄、机智、腼腆、狡黠。由于渭河穿境而过,河南河北又形成截然不同的民风民俗,性格特点也迥然异样:河南人果敢厚道,淳朴大方,河北人则精明细致,谨小慎微。河南人嘲笑河北人将3颗米用针线串起来熬米汤,河北人则嘲笑河南人将猪娃拴在案板腿上,人擀面,猪吃食,不讲卫生。三颗米的故事显然是编排,但河北人过日子谨细,精打细算却是不争的事实,流传了上千年的涎水面始终难以根治,说到底,还是舍不得汤水里油汪汪的调料和下锅菜。在河南,饥寒交迫的年代的确有过案板腿上栓猪娃的人家,现在虽然这种现象早已绝迹,但河南人在治家方面明显略输河北人一筹。走进河北人的庭院,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茅庵草舍,室内室外干净整洁,井井有条,纹丝不乱。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句话:眉县人的性格是复杂多样的。如此复杂多样的性格在眉县这块热土上磨合交融,和谐共生,渐渐形成了眉县人独特的性格。

原来,你是这样的眉县人

老一辈的眉县人认为眉县就是全国的白菜心,走遍天涯海角,找不到比眉县更好的地方。即使是遭遇年馑,颗粒无收,脚一拐,钻进南山,青草野果也足以保命。因此眉县人轻易不外出,外出不久留,叶落必归根。因此祖祖辈辈的眉县人喜欢守着这一方沃土,安享一份悠闲。这一类典型代表人物是明末清初的关中大儒李柏李雪木。李雪木自幼便尊崇孔孟之学,厌倦科举功名,曾将老师发给他的“应试指南”一类书籍付之一炬,拒不参加科考。据民间传说,朝廷知李雪木乃饱学高士,三番五次命其做官,李雪木坚不从命,朝廷派了官兵捉拿,李雪木则一头钻进太白深山,一路走一路捡了槲叶作诗,官兵在后一路捡拾,后来收集整理便是《槲叶集》。虽系传说,但李雪木隐居太白山终生不仕却是史实。

走出眉县的人,一般都是被逼无奈,而一旦被逼出眉县,视野开阔了,舞台变大了,识见提高了,头角崭露,拳脚大展,水起风生,大获成就,远比蜗居家乡吃得开、抡得红,这一类名人也不胜枚举,古时的李冰、白起是这样,当代的共和国开国上将李达也是这样。

眉县地方好,人更好。眉县人热情好客,待人忠诚。眉县虽系弹丸之地,人口论起祖籍却来自全国各地。过去,流落眉县的多是山东河南四川甘肃等外地灾荒年间逃难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来眉县定居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无论是逃难的,还是跑腿做生意的,一旦贴上眉县这块热土,就难分难舍起来。远在北宋时期,一个十五岁的小伙子扶了父亲的灵柩从四川涪陵翻山越岭一路走来,意欲将父亲归葬开封,在横渠镇住了一晚,死活不愿再走,将亡父安葬于大镇峪口迷狐岭,一家人从此在横渠镇驻扎下来,著书立说,设帐授徒,而后门生遍天下,学说振九州----不用说你也知道,这个人就是张载。

眉县人天性善良,乐于成人之美,从不恃强凌弱,仗势欺客。改革开放以来,山南海北来眉县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但外地人从来没有被歧视、轻蔑、欺侮或敲诈勒索的,相反,在当地还会交结许多义士侠友,遇到艰难困苦,总有两肋插刀相助之人,他们因此在眉县发了财。但眉县人绝不得红眼病。有一年,眉县出了一件凶杀案,一位外地老板被杀,案件长期得不到侦破,大街小巷议论纷纷,眉县怎么出了谋财害命之人啊?后来案件告破,真相大白:原来是老板老家的乡党得知他在眉县发了财,不远千里潜伏眉县作案。根据此案制作的纪实片《带血的烟头》曾在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播出,算是为眉县人洗涮了不白之冤,也足以佐证眉县人民风淳朴,正直善良。

眉县人虚心谦和,胸怀宽阔,既善于博采众长,为我使用,也乐于成人之美,助人为乐。眉县大街上,全国各地的美食几乎都能在此扎根。但眉县人最爱吃的还是臊子面和凉皮。这两样,眉县人一年四季吃不厌。尤其是凉皮,大冬天,寒风凛冽,瑟瑟发抖,依然照吃不误,一碟油汪汪、红彤彤、凉丝丝的凉皮下肚,不一会,肚子翻江倒海,额头微微冒汗,那叫一个舒服!会吃当然更会做!但是大街上却到处都声称“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眉县人也不争这个空名分,乐于坐享其成。其实要真正详加分辨,眉县人做的臊子面和凉皮都有其自身特点,远比那些空有其名的面食好吃的多,油没有那么厚,调料没有那么复杂,辣子、醋的分量适中,味道温和,更适合大众口味。多年前,潘石屹称“在眉县吃到了正宗的臊子面”,网络上曾经一片哗然,认为正宗的臊子面应当在岐山。其实,饮食这东西,并不在乎名头,而在乎人的五脏六腑传递出来的感觉。潘石屹之所以这么说,一定是吃的可口,吃的舒心,只是眉县人向来温良恭俭让,不愿与人起争执。如果一定要争辩,只能说眉县人做的臊子面比岐山人做的臊子面还好吃。如果潘石屹换句话说“在眉县吃到了最好吃的臊子面”还会有争议吗?

如果你觉得眉县人太老实,不会打自己的品牌,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眉县人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善于接受新事物,上世纪下半叶,眉县的苹果曾经风靡全国,改革开放以后到处都在发展苹果产业的时候眉县人却试种起猕猴桃等特色果品,如今眉县遍地是猕猴桃、草莓、大樱桃、红提葡萄等特色果业,传统的农作物几近绝迹。林纪功,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居然把砖机做成了驰名中外的品牌,并且滋生了眉县整个砖机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全县所有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自己的专利产品被复制,被利用,有人问林纪功怎么看待,林纪功却说:有钱大家一起挣,咱们多搞研发,开发新产品。

利,人之所欲也;义,人之所欲也。义、利不可得兼,眉县人舍利而取义也。眉县人讲义气,守信用,重然诺。横渠镇全国道德模范严平安,以耄耋之躯,十七年栉风沐雨辛辛苦苦替亡子还债十四万。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为外地做生意的亲戚四处借债、贷款三十多万,亲戚借口生意赔本拒不还债,我的同学十多年省吃俭用、承包土地不分黑白昼夜的苦干,替亲戚还清巨额债务。眉县是猕猴桃大县。周边和眉县同时起步作务猕猴桃的个别县,采摘猕猴桃时往往以次充好,谈好的价格等到装车的时候临时变卦,甚至动辄仗势欺凌客商,外地客商日见稀少,猕猴桃销售不畅,价格低迷。眉县人销售猕猴桃从不掺杂使假,很少有人贪图价位而早采生摘,预定好的价位绝不反悔,外地客商来收购猕猴桃,眉县人拿他们当贵宾,好吃好喝好管待,一回交道便成莫逆之交,一年过后他们年年再来,所以眉县猕猴桃声名鹊起,现已成为地理标志名品,眉县人的钱袋子自然越来越鼓。

眉县人乐观开朗,有了钱不会藏着掖着,喜欢追逐新潮,乐享幸福。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地区县区第一个购物超市在眉县;最早在县区开发商品房的在眉县;最早形成私家车购买狂潮的在眉县;......但你不要就此以为眉县人只会享受不能吃苦。眉县人吃苦创业那跟玩命似的。如今享誉全世界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当年却是一个连工资也发不出的小林场。当年杨文州们为了开发旅游事业,披荆斩棘,饮毛茹血,踏遍了太白山的沟沟岔岔,那份甘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杨文州两次车祸,一次摔断了两根肋骨,一次摔开了颅骨,“虽九死其犹未悔”,终于如愿以偿。太白山二次创业,更是想常人所不敢想,趟常人所不敢趟,创常人之不敢创,终于捧回5A级景区牌匾。

厉害了,word眉县

▼▼▼▼▼▼▼▼▼▼▼▼▼▼▼▼▼▼▼▼▼▼▼▼▼▼▼▼▼▼▼▼▼▼▼▼▼▼▼▼▼▼▼▼▼▼▼

眉县有两个非遗项目,一个是《高跷赶犟驴》,为了展示高跷技艺,有意设置犟驴失蹄倒地,任凭脚踢鞭打,就是卧地不起,一旦瞅准时机,卯足了劲,一跃而起,四蹄腾空,撒开欢子转圆场,好不得意!我觉得这犟驴像极了眉县人干事创业的精神:不干则已,一旦认准,必然一跃冲天,一鸣惊人。还有一个《威风战鼓》,你可听过?鼓点密不透风,如暴风骤雨,如炸雷滚滚,如洪水滔滔,如万马奔腾,身临其境,你会情不自禁,热血奔涌,五内翻腾,浑身是劲!眉县人干起事来,就是这种状态!看过这两个表演,你便会进一步了解眉县人,眉县人无论创造出什么人间奇迹你也不会惊讶了。

▲▲▲▲▲▲▲▲▲▲▲▲▲▲▲▲▲▲▲▲▲▲▲▲▲▲▲▲▲▲▲▲▲▲▲▲▲▲▲▲▲▲▲▲▲▲▲▲▲▲▲▲▲▲▲▲▲▲▲▲▲▲▲

原文来自眉坞网

陕ICP备17015475号-4